首部新规!电商“白牌”发抖

发布时间:2023-05-04 09:15:19
来源:消费网综合

作者/方良

图/壹览商业


(相关资料图)

4月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化妆品网络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并定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多位资深行业人士均告诉青眼,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化妆品网络经营而设立的法规,颇具历史意义。

与此同时,行业人士还纷纷表示,“《办法》实施后,网上那些涉嫌违规的白牌估计会‘死’掉一批了”“化妆品监管这下无死角了”“还网络销售一片净土”……

问题产品不能“一删了之”

整体来看,《办法》包含了五大章共35条细则,主要内容包括化妆品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管理制度、机构设置、日常检查与自查的要求;以及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应当履行的进货查验、信息展示等义务。

《办法》明确,在中国境内从事化妆品网络经营、提供化妆品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及其监督管理的,均适用本办法。不过,从事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化妆品的,不适用本办法,而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监管的有关规定。

在针对化妆品电商平台经营者的管理方面,《办法》要求,化妆品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要求申请入驻平台的化妆品经营者提交身份、地址、联系方式等真实信息,进行核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至少每6个月核验更新一次。化妆品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身份信息的保存时间自其退出平台之日起不少于3年。

值得一提的是,《办法》还指出,“化妆品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设置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或者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建立并实施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开展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的日常检查。”

对此,广州某化妆品公司的法规工程师向表示,“毫无疑问,在新法规体系中,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已达到空前,而‘质量安全负责人’也成为行业的核心岗位,因此,《办法》的上述规定也是与整个新规监管思路是一脉相成的。”不过,他同时也提出了担忧,“原本质量安全负责人方面的人才就比较欠缺,现在要求平台也设置这方面的岗位,初衷是很好,但可能实际操作起来会比较难。”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电商平台对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要求,肯定不会和化妆品企业的一样高,前者更多是对销售的产品起到一定的把关作用。”

《办法》还规定,对于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违法经营化妆品的行为,平台应当立即依法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及时制止,第一时间控制风险。

此外,对于涉网重大质量安全问题,平台在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后,还应当将违法线索报告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实际经营地监管部门依法调查处理。国家药监局在解读《办法》时强调,“不得以平台治理的手段代替监管部门行政管理措施,仅对网络经营违法行为‘一删了之’。”

也就是说,今后有重大质量安全问题的化妆品,平台不能删除链接就完事,而应该是在采取制止措施后积极向监管部门报备。

虚假宣传无死角

从电商平台经营者(也即品牌商家)的角度来看,《办法》主要对其进货查验、产品信息展示、风险控制、问题产品召回、产品贮存运输等义务进行了明确。《办法》规定,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应当在其经营活动主页面全面、真实、准确、清晰、及时披露与注册或者备案资料一致的化妆品标签等信息。

对于消费者普遍关注的产品安全和功效宣称内容,《办法》进一步要求,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披露的有关产品安全、功效宣称的信息应当与其所经营化妆品的注册或者备案资料中标签信息和功效宣称依据摘要的相关内容一致。

众所周知,虚假宣传一直是化妆品行业的顽疾。尤其是这几年,直播电商、兴趣电商兴起,在推动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长的同时,品牌、商家为争夺市场,也总会忽略合规问题,虚假宣传、假冒伪劣、货不对板等乱象丛生。有行业人士也认为,《办法》实施后,将会虚假宣传等乱象得到遏制,更有利于公平竞争。

而国家药监局在对《办法》的解读中,也明确表示,要“解决虚假宣传等网络经营监管瓶颈问题。”

此外,《办法》还尤其指出,经营儿童化妆品的,还应当查验儿童化妆品标志,并对所经营儿童化妆品标签信息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相应产品信息进行核对。

显而易见,这也是将国家对儿童化妆品安全的高度重视精神体现在《办法》之中。

“白牌”慌了

电商渠道早已经成为化妆品的第一大渠道。然而,网络经营化妆品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成为化妆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灾区。近年来,网络经营化妆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网络经营化妆品的监督抽检不合格率、风险监测问题发现率均显著高于传统销售渠道。

就在今年1-2月,国家药监局先后通报的60批次被检出禁用原料的产品中,就有10批次产品是抽检自天猫、淘宝、拼多多、小红书、快手、微店等线上平台,且不乏品牌官方店铺。

此前,就曾有不少行业人士向青眼表示,“希望能出台专门针对化妆品网络经营监管的法规”。《办法》出台终于填补了空白,作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化妆品网络经营而设立法规,颇具历史意义。

从整体来看,《办法》一方面是突出了电商平台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细化平台对化妆品经营者的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平台在化妆品网络监管中的作用和优势。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即表示,“很多电商平台的乱象实际上就是平台把关不严导致的。譬如,产品介绍、备案信息等资料均可通过技术层面来解决。”因此,他认为,“通过此次《办法》施压后,平台的管理也会更加规范。”

更为重要的是,从品牌的角度来看,随着《办法》中对电商平台各方面监管加强,未来电商不再是总踩红线的“白牌”,以及假冒伪劣产品的温床。

事实上,早在去年8月,《化妆品网络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时,就有行业人士如此预判道,“《办法》或许能给平台上的一些白牌或小作坊产品带来不小的冲击。因为白牌捞钱快,现在抖音、快手上的白牌化妆品层出不穷,套证、双商标贴牌的更是一大把。如果平台方着手严查产品和实际备案信息是否一致,估计能把这些违规的小品牌刷掉不少。”

毫无疑问,随着《办法》打压网络违规乱象,也势必有利于正规、头部品牌的发展。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这是为大家创造了更加良性竞争的氛围,也更有利于美妆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给电商平台上部分投机取巧的商家(经营者)敲响了最后的警钟。”

标签:

更多相关文章